金属探测仪再出奇效找到西汉遗物 西汉第四代天子景帝刘启的陵园,汉阳陵位于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塬地上。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起,考古工作者对陵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效果斐然,其中在帝陵南阙门遗址、帝陵外藏坑以及陪葬墓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一些没有腐朽殆尽的木材,这些木材的用途是建筑物的梁脊、立柱或者是造墓用材。因为时隔 2000 余年,人为和天然破坏严峻,出土的这些木材,有的已经碳化,有的已经腐朽成灰,其完整结构、属性和种类已经无法用肉眼直接来分析辨别,所以汉阳陵博物馆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对那些残存的木材进行采样分析,辨明材质,解属性,扩大研究领域,但愿能为西汉时期的环境天气、植物种群分布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什物证据和匡助。 今天从汉阳陵博物馆获悉,因为陵寝轨制和安葬习俗的影响。汉阳陵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些西汉早中期的木材遗物,此次采集其中帝陵南阙门建筑遗址、帝陵东侧从葬坑、陪葬墓中的 3 个标本进行树种鉴定,鉴定结果为铁杉属 Tsuga sp木材和松属硬松Pinus spp木材两类。 西汉时期的帝王陵园建设、陪葬墓安葬以及陵园建筑等均使用了大量的木材作为建筑用材,这样大量的木材应该为就近取材,从它种类分析研究和积累,以期了解当时的地面植被,天气状况,环境变化等。
|